《中國陶瓷史》是中國硅酸鹽學會邀請全國各方面的陶瓷專家,用了幾年時間集體編寫而成的。中國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國。這本書在一九七九年初稿完成之后,經(jīng)過多次修正、補充,才在最近定稿。長期以來,我國陶瓷工作者和陶瓷愛好者都迫切希望有一本我們自己編寫的《中國陶瓷史》,現(xiàn)在這個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這本書的出版,是我國陶瓷界的一件大事,它將引起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的關切和注視。
但是,在我們國內(nèi)關于中國陶瓷歷史的著作極少,相反,國外學者在這方面卻有很多專著,這是一種很不正常的現(xiàn)象。建國以來,在新中國文物考古工作日益發(fā)展的情況下,新發(fā)現(xiàn)的材料越來越多;在全國陶瓷工業(yè)蓬勃發(fā)展的今天,也有許多新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和總結(jié)。廣大從事陶瓷科研、生產(chǎn)、設計、教育以及文物、考古、歷史研究和工藝美術等工作者都迫切需要有一部我國學者編寫的《中國陶瓷史》,以供研究參考。陶瓷史是中國物質(zhì)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陶瓷史的意義是多方面的。本書的定顧,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序言
第一章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約1萬年-4000年前)
第一節(jié) 陶器的起源
第二節(jié) 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第三節(jié)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第四節(jié) 其它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陶器
第五節(jié) 新石器時代制陶工藝的成就及其影響
第二章 夏商周春秋時期的陶瓷(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
第一節(jié) 陶器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灰陶器和白陶器
第三節(jié) 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器
第四節(jié) 建筑用陶和其他陶制品
第五節(jié) 中原以外各區(qū)的陶瓷生產(chǎn)
第三章 戰(zhàn)略秦漢時期的陶瓷(公元前475-公元220年)
第一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的陶瓷
第二節(jié) 秦漢陶瓷產(chǎn)品的品種和產(chǎn)地
第三節(jié) 秦漢時期原始瓷的復興與瓷器的出現(xiàn)
第四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陶瓷(公元220年-589年)
第一節(jié) 江南瓷窯的分布和產(chǎn)品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江南地區(qū)制瓷工藝的成就
第三節(jié) 北朝的瓷業(yè)
第四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制陶工藝的發(fā)展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陶瓷(公元581-960年)
第一節(jié) 隋代陶瓷業(yè)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唐五代的青瓷
第三節(jié) 唐五代的白瓷
第四節(jié) 唐代黃釉、黑釉、花釉和絞胎瓷器
第五節(jié) 唐代的三彩隱患和陶瓷雕塑
第六節(jié) 唐五代陶瓷造造型與裝飾
第七節(jié) 唐五代陶瓷的外銷
第六章 宋、遼、金的陶瓷(公元960-1279年)
第一節(jié) 定窯磁州窯系諸窯
第二節(jié) 耀州窯與鈞系諸窯
第三節(jié) 青白瓷與龍泉窯系諸窯
第四節(jié) 宋代黑釉瓷器的生產(chǎn)
第五節(jié) 汝窯、哥窯與官窯
第七章 寧、遼、金的陶瓷(續(xù))
第六節(jié) 宋瓷的造型與弦飾
第七節(jié) 宋代瓷器的外銷
第八節(jié) 遼的陶瓷
第九節(jié) 金的陶瓷
第八章 元代的陶瓷(公元1271-1368年)
第九章 明代的陶瓷(公元13168-1644年)
第十章 清代的陶瓷(公元1644-1911年)
后記
重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