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CVC牛津紡織物經向用雙經滌棉混紡紗(線),緯向用純棉紗(線)交織而成,我廠生產45+45/16 101×50滌棉牛津紡的染色工藝已趨于成熟,現已生產幾百萬米,其牛津紡的風格突出,各項染色牢度達到客戶要求,產品出口合格率高,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為了擴大牛津紡產品的銷路,提高產品的檔次和競爭力,我們近期又相繼開發(fā)出CVC牛津紡的仿色織印花,色點效果明顯,珠粒突出、布面豐滿,白地潔白。多色彩條印花的牛津紡在外觀上可與色織物媲美,而在價格上則大大低于色織牛津紡,以質優(yōu)價廉占據紡織印染產品一席之地。
1 小樣試驗
1.1 染料的優(yōu)選
根據滌綸纖維與棉纖維染色性能的不同,我們分別用棉用染料和分散染料刮印,結果用棉用染料刮印的織物色點效果較差、珠粒不突出、布面不豐滿、無色織風格,且白地色部分沾污較嚴重。而對棉纖維沾污的分散染料在還原清洗過程中比較容易剝去沾污,從而使CVC牛津紡織物表面具有清晰的色白相問的色點效果,珠粒突出,仿色織效果強。所以CVC牛津紡印花我們選用分散染料染滌工藝。
印花用分散染料,應盡量選用高溫型和升華牢度好的染料,以免印花織物在熱溶時,染料升華對白地滌綸的沾污。分散染料的升華牢度與染料結構、焙烘溫度以及印花濃度有關。同一只分散染料,焙烘溫度和印花濃度提高,升華牢度降低。因此選用分散染料時,既要考慮到焙烘溫度,又要考慮到印花濃度。所以在印花時,應盡量選用升華牢度好的染料,同時盡量配套,不要使用升華牢度相差太大的兩只染料進行同時印花.避免造成焙烘工藝難以安排。
我廠一般選用深藍HGL、大紅HBGL,黃棕H2RL,紅玉H2GFL、翠藍S-GL、紫HFRL等分散染料進行拼色印花,其次是選用對棉沾污基本能去除的染料,如大紅、黃、黃棕、紅玉、紫、孔雀藍等鮮艷色,但是分散藍或分散藍與其他染料拼色組成的色漿,經印制焙烘、還原清洗時沾污比較嚴重,經兩次還原清洗后效果并不明顯,只有通過H2O2輕漂才能去凈。其中福隆藍S-BGL對棉沾污嚴重,多次還原清洗也無法去盡,但織物色光越洗越萎暗,必須堵絕使用;分散草綠SE-GFL不但其升華牢度差,對棉沾污更嚴重,也應盡量避免使用。一般用在印花上的分散染料多數考慮把明亮的品種用于淺淡色澤,給色量高的用于深濃色澤。
分散藍或分散藍與其他染料拼色處方的優(yōu)選情況見表1。
表1
注 同一色號淺藍為例。
由表1可看出,2#處方最佳,但淺藍色還有輕微沾色,需加強工藝
1.2 分散染料還原情況
分散染料刮印CVC牛津紡,經熱溶發(fā)色后,清洗工藝值得探討。如果單用清水洗,不但沾色嚴重,根本洗不出亮白點;采用皂洗,沾色不能去除,同樣洗不出亮點{只有采用還原清洗和皂洗才能去除沾污,顯現出清晰的亮白粒紋的仿色織風格。但還原清洗中NaOH、H/S的濃度掌握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 皂洗中應選用對染料有親和力的洗滌劑,防止平洗槽內已洗下的染料再沾污纖維。
2 大樣生產工藝
2.1 織物規(guī)格
45+45/16 101×50 CVC牛津紡
2.2 工藝流程
擺布→縫頭→燒毛→退煮→氧漂→絲光→定形→印花→焙烘→還原清洗→加白柔軟→防縮→成品
2.3 工藝條件
燒毛 LMH007,車速100~110m/min,二正二反,油量10~12格。
退煮 LMH042,車速3O~ 35m/min,NaOH 45~50g/L,軋堿溫度80℃,每米布加滲透劑1kg,汽蒸100~105℃ ,平洗1、2格熱水洗,3格溫水洗,4格冷水洗。
氧漂 LMH066,車速30~ 35m/min,H2O2 7~ 8g/L,Na2SiO3 10~ 14g/L,pH 值10.5~ll,汽蒸100~105℃,平洗1、2格熱水洗,3格溫水洗,4格冷水洗。
絲光 LMH201,車速40~ 45m/min,NaOH 170~190g/L,擴幅123~124cm,落布門幅112cm,pH值為7。
定形 LMH751,40~ 45m/min,200±5℃ ,落布115~116cm。
整個前處理過程需注意的問題:
(1)對各工序的落布要認真抓好,防止織物擦傷和緯移疵布的出現;
(2)嚴格抓好氧漂工藝,水玻璃追加要足pH值嚴格控制在10.5~11,否則較易產生破洞;
(3)定形前必須認真檢查定形機針板,由于CVC牛津紡系交織而成,易產生針眼洞;
印花 采用荷蘭Stork一Ⅳ型印花機。印花工序對CVC牛津紡仿色織布印制是否成功的關鍵工序之一 首先是圓網的選擇。由于CVC牛津紡含棉成分高,吸濕量大,為了印得精細的條紋,一般0.5mm以下線條選用100目鎳網,0.6mm以上選用8O目鎳網。其次是色漿的調制(見表2)。分散染料在分散溶解時,要求有均勻的顆粒,顆粒大小對勻染性關系甚大,粒子大于2μ者,勻染性較差,容易造成色點。分散染料的分散情況與溶解時的溫度有關,溶解溫度高,則分散體破壞,分散染料便會再次凝聚形成大顆粒。因此,溶解染料時,最好使用40℃以下經六偏磷酸鈉軟化后的兩倍量水調成漿狀,然后加水沖淡 如果在染料色漿中先加些糊料,則可使分散狀態(tài)更好些。為了得到前后一致的色光,我們采用集中稱料、磨料,高速攪拌,然后再按批等分的辦法,以減少前后色差氌 過濾后的色漿。加入鎳網中后的液位要高,刮刀角度要大,左右壓力一致,即調至印花織物不露底為止。特別要注意保持車速一致,以落布干為宜,防止人為控制不當造成色差。
表2 常用印制色漿組成(單位g/kg)
焙烘(LMH681) 是印制仿色織牛津紡的關鍵工序。CVC牛津紡經分散染料色漿印制后.大部分染料仍留在棉纖維上,所以只有通過焙烘固著才能使絕大部分分散染料轉移到滌綸纖維上。大部分染料在焙烘時,在干熱情況下先升華氣化,因對滌綸有親和力而被滌綸纖維吸附,然后在滌綸纖維中擴散而固著。升華牢度低的染料使白地沾污或在設備中流散。所以熱溶固色一般要求選用升華牢度高的染料。這種機理基本上相同于熱溶法染色,不過印花色漿中的電解質和原糊阻礙了分散染料熱溶入聚酯纖維,因此,在相同的焙烘溫度下,印花織物的培烘時間較染色織物為長。焙烘工藝條件選擇見表3。
表3
注:焙烘時間為4min.車速為25m/min
還原清洗(LMH641) 分散染料經高溫培烘固色后,大部分染料巳染著于滌綸纖維上,再經過燒堿、保險粉還原清洗和皂洗,可以去除殘留在棉纖維上的分散染料。分散染料沾污白地的原因是分散染料在焙烘時的升華沾色、固色不充分,使未固色的染料在平洗時沾污白地。要提高CVC牛津紡仿色織印花布白地的潔白度,主要是合理選擇染料,控制焙烘和平洗工藝條件。平洗時要勤換水,淺色布(除淺藍外)只需大流動水沖洗、皂洗即可;中色布需兩車布換一次水;深色布一車布換一次水。對沾色嚴重的要增加H2O2輕漂工藝(據有關資料介紹,次氯酸鈉漂白也能去除沾色)。值得注意的是,還原清洗濃度不能太低,否則不但還原清洗效果不佳,還會產生色條、條花等疵病,只有通過再次還原清洗,方能勉強挽救。
總之,染料的選擇和固著條件的控制,是提高白度的關鍵,若控制不當,平洗就很難彌補。只有強化工藝才能使仿色織CVC牛津紡顆粒明顯,珠紋突出,仿色織效果強。
還原清洗工藝條件
車速45±2m/min,淺色100%NaOH :85%H/S 20g/L;中深色25g/L(需清洗兩次)。汽蒸溫度1O0℃,時間1min。皂洗1格90~95℃,2格85~90℃,第1格加洗滌劑8801,底料20kg,以后每次均勻追加2kg。
中深色經兩次還原清洗后,對沾污較重的還需增加H2O2輕漂工藝,其工藝條件如下:
車速45~ 50m/min,汽蒸100~ 105℃ ,H2O2 1~1.5g/L,皂洗。
加白柔軟處理工藝條件
車速35~40m/min,S:1O0~102℃ ,T:130~140℃ ,落布113~114cm。
處方(g/4OOL)
VBL 800
8301 8
8701 12
柔軟劑 16kg
防縮(LMH441或MFS) 經過防縮水處理后的CVC仿色織牛津紡,象色織牛津紡一樣,珠粒明顯突出潔白飽滿,手感柔和。
各色澤印花色牢度(見表4)。
表4
參照標準為國家標準精梳滌棉混紡印染布代號GB5326-85
來源:印染在線 作者:張玲香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