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網觀察】紡織品印花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工藝流程長,技術要求高,質量影響因素多。印花面料的外觀,包括花形、色彩和印制效果是帶給消費者感觀刺激的決定因素。而花形和印制效果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印花網版的制作質量,所以制網在印花生產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一、印花制網技術回顧
紡織品印花從手繪、模板雕刻、石灰防印、蠟染印花等到今天的篩網印花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F就篩網印花問世的半個多世紀的網版制作簡要回顧如下:
(一)底片
1、油紙。篩網印花始于平網印花。早期的印花圖案手工分色、分套描繪是在油紙上進行的。油紙用60克道林紙,雙面多次涂刷桐油制得。油紙透明度差,它覆在花稿上后,花稿的色彩較難分辨,上面又有油脂,用墨汁描繪不易固著,又容易龜裂、脫落。曝光制版時因透明度差而花形信息丟失嚴重。油紙稿又容易粘連,難于長期保存。
2、滌綸片基。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石油化學工業(yè)的發(fā)展,出現了滌綸片基,這是一個飛躍。滌綸片基透明、清晰、伸縮小、亦易上墨,為手工描繪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亦使網版上花形的精細度、套版準確度得以明顯提升。
3、滌綸感光片。上世紀末,隨著激光照排機的出現,這種滌綸片基提升為照相膠片,清晰度、精細度又上了一個臺階。
(二)網絲
1、蠶絲絹網。我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印花篩網是由桑蠶絲織成的,稱為“真絲絹網”。它的纖度檔次和密度規(guī)格較多,穩(wěn)定性、均勻性也比較好,但強度較低,印花批量較大時常需準備多副花版。
2、尼龍絲網。由于蠶絲絹網牢度差,隨后被尼龍(錦綸)絲網所取代。錦綸強度高,耐磨性好,但伸縮性大(定型后也一樣),耐酸性差,所以精密花樣和部分印花工藝不適應。
3、滌綸絲網。隨著滌綸的興起,沒多久,尼龍絲網被滌綸網絲取代。雖然滌綸絲絹也存在一定的伸縮性,但比尼龍好多了。為解決這個問題,使用中常以繃框時增加拉力、加大框架弧度、繃框后放置24小時以上再上膠制網等措施加以配合,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三)感光材料
1、明膠和重鉻酸銨。篩網印花開始階段的感光材料主要是明膠和重鉻酸銨。其用法是將它們分別按比例加水,隔水加熱溶解,臨用前混合、過濾,然后涂于繃在框架上干凈的篩網背面(印制時與坯布接觸的一面),烘干后即可感光。由于它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化合作用,對網基有一定的粘結牢度,而未經照射的部分,則能在水中溶脹、脫落(與現在的感光膠相似),但因其粘結牢度太差,使顯影操作難以掌握,常因各種原因導致制網失敗的比較多。
2、聚乙烯醇和重鉻酸銨。上世紀七十年代,印染企業(yè)多以聚乙烯醇代替明膠,并和重鉻酸銨配合使用(用法同上)。由于聚乙烯醇的光敏性和粘結牢度比明膠強,所以操作相對方便,網版牢度也有了提高。
3、重氮感光膠。進入八十年代以后,上海中大、中國紡科院先后開發(fā)出重氮感光膠和配套的固化劑,這是我國印花制版用的感光材料的一次飛躍,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它的主要特點是將光敏劑體系和粘合劑體系合成了一種體系。這種膠使用方便,與網基的粘結力強,曝光顯影性能好,網上花形清晰,易于操作,大大提升了網版制作質量和穩(wěn)定性,這是當前印花制網的主要材料。
(四)制網工藝
1、生漆法。在用油紙作分色片、真絲絹網作篩網材料的五六十年代,非花形部位的網孔堵塞主要用生漆(植物樹脂)。它在感光、網上獲得花形后涂于絹絲正反面,并用壓縮空氣把花形部位的生漆吹盡,留下非花形部位的生漆(因有明膠層保護)干燥后,這些生漆隨明膠一起硬化堵塞了網孔。這種樹脂固化牢度好,但制作過程長,更因它的過敏性強極易導致漆瘡,對制版操作工甚至是印花操作工都會帶來麻煩。
2、過氯乙烯法,這里的過氯乙烯僅取代生漆,而非取代感光膠。其使用過程和原理是這樣的:將過氯乙烯按一定比例(一般為1:5)溶于醋酸丁酯(需24小時以上)待溶化后,涂于網版的正、反面,干燥后,再在網版背面涂刮明膠(或聚乙烯醇)/重鉻酸銨等感光液,干燥后,再進行貼分色黑白片、曝光、顯影等一系列感光制版操作。完成了這一步后,網版上可以看到花形(因已去掉了感光膠)但網孔還沒有通,這時需用棉紗團醮取醋酸丁酯在明膠面指擦,將過氯乙烯溶化(非花形部位由明膠保護)直至花形顯露。也有使用稱為“吸漆機”的方式吸掉花形上的過氯乙烯使花形顯現的。因這種揩擦技術難以掌握,且操作過程中醋酸丁酯揮發(fā),氣味極濃,影響操作工健康,所以需要良好通風條件。
3、重氮制版法。上世紀八十年代問世的重氮感光制網工藝是以上各種工藝中最為完善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出現,主要依靠重氮感光膠的研制成果。只要將這種膠涂于網上,經低溫烘干后即可貼片、曝光、顯影、沖洗,它的特點是一次成形、配膠簡單、操作方便、網版牢度好。是當今印花制網的重要方法。
二、印花制網技術現狀分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使印花制網技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主要是印花CAD、激光照排機取代了傳統的手工描稿方法,使印花描稿質量和效率有了質的飛躍。這為制作高質量的花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當前主要有四種制網法,現以圓網為例簡要分析于下:
(一)底片感光法
其基本工藝過程是:
圖案—電腦分色—激光照排機制片
網坯準備—上感光膠—烘干 > 包片—曝光—顯影—沖洗—烘干—上悶頭—成品花網
用印花CAD和激光照排機制得的圖案分色黑白膠片是相當完美的。它在精細度、泥點云紋層次、拼接精密度、重復花形的同一性、各套疊合的準確度和描繪速度等各個方面都非手工描繪片可比,幾乎無懈可擊。
但在其后續(xù)的制網工序中卻仍然存在不少缺陷。這里均以整幅一次曝光成像的大片制網為例分析如下:
1、拼接痕跡
主要是線條、規(guī)則小幾何細線框、云紋泥點等的對接準確度難以保證,尤其是密集細線條的對接,極易出現錯位,脫、疊和疏密不勻等情況。其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片子伸縮、包片張力大小、充氣壓力、花形累積誤差、肉眼分辨能力、圓網周長誤差、感光膠層厚度等等。
2、均勻性差
網上花紋的均勻性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線條等的均一性或均勻過渡,另一個是同一花形在不同部位出現時的同一性,盡管底片已做得很完美,但實際制網中卻很難做到,最常見的是細莖、泥點的粗細不一,嚴重時只得重做。這是因為它的包片、曝光、顯影、沖洗等工序多系手工憑經驗進行操作,比如曝光時間、顯影時的浸漬水溫、浸漬時間的隨意性,刷洗、沖洗的局部性,壓力大小,持續(xù)時間等等都無法保持一致,全憑經驗和現場目測,且因人而異。
3、重現性差
這里的重現性是指花網再制時與原花網的一致性。印花生產中破網或返單時補做花網是常有的事,但補做的花網往往因細莖、泥點粗細,復色不勻,套版不準等原因難以與原花網相配。這顯然也是手工憑經驗操作引起的。
4、花形信息丟失
所謂“花形信息丟失”主要指底片上的精細花紋、撇絲鋒尖、細小泥點等未能完全反映到花網上。仔細觀察和對比可以發(fā)現底片上的花形信息丟失較多,除去一部分因網孔原因無法保留外,更多的是曝光、顯影等造成的。〔1〕
(二)噴蠟(墨)法
基本工藝過程如下:
圖案—電腦分色
網坯準備—上感光膠—烘干 >噴黑蠟(墨)花—曝光—顯影—沖洗—烘干—上悶頭—成品花網
噴蠟(墨)制網的主要特點是圖案經電腦分色后不需發(fā)片輸出,而是通過噴蠟(墨)嘴直接將圖案信息轉移到網上,還原成黑色分色圖案。其實質是以此取代包覆于網上的分色黑白膠片。它的技術是相當復雜的。據說所用的噴嘴我國還不會制造。它的最大優(yōu)點是較好地解決了網上花形的拼接痕跡問題。
它的主要問題在于:
1、花紋均勻性、重現性仍未解決。由于它僅僅省卻了底片的制作而沒有擺脫“感光”這一核心原理,所以仍然需要曝光、顯影、沖洗等一系列后續(xù)工序,因而仍然存在產生花紋均勻性、重現性差等制版缺陷。
2、網上黑蠟(墨)花紋比較粗糙。噴蠟制成的網上黑色花形,表面堆砌比較明顯,邊緣光潔度差,線條不夠流暢。噴墨制成的黑色花形,易產生滲化,點子、線條比較粗糙,又有飛點產生。它們總體感覺明顯不如照排片,這給成品花網的質量埋下了隱患。
3、噴嘴易堵。由于蠟、墨的粘度高,噴孔細等原因,噴嘴又有200多個,所以噴嘴堵塞是較難避免的,一旦堵塞,往往造成規(guī)律性花形缺失,嚴重時導致花網不能使用。 (待續(xù))
參考文獻:
1、徐建平:如何解決傳統感光制網中的老大難問題《印染》2001.02.
2、王立新:激光雕刻直接電鑄花網《印染》2000.10.
來源: 印染在線 作者:陳順林 褚伯良 紹興縣輕紡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陳順林,男,1956年生,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印染裝備和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fā)工作,是紹興縣首屆“十大技術能手”,現任紹興縣輕紡科技中心常務副總經理。
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
歡迎您: |
評價: 中立 好評 差評 |
表情: |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的相關政策法規(guī),嚴禁發(fā)布色情、暴力、互動的言論. |
最新技術文章
點擊排行